中国互联网巨头难养「长期硬科技」
近期,有市场传言称由于预算及盈利等原因,阿里达摩院对旗下量子实验室进行了大幅裁员,并可能裁撤整个团队,涉及30余人。
对于相关传言,11月26日,阿里对外回应称,为了进一步推动量子科技协同发展,达摩院联合浙江大学发展量子科技,将量子实验室及可移交的量子实验仪器设备捐赠予浙江大学,并向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开放。财新称对于达摩院量子实验室的员工,浙江大学将采取“双向选择、公开招聘”进行安置。
投入研究近10年后,作为中国最早投入量子计算的科技企业之一,如今在大厂普遍进行“降本增效”环境下,阿里巴巴决定让量子计算研究回归科研机构。
早在2021年,钛媒体App与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阿里达摩院量子计算实验室主任施尧耘进行了一场专访。施尧耘当时对钛媒体App表示,如果美国大学研究量子计算技术,申请经费需要很多条件,而阿里对量子计算研究有很大兴趣,其目标与施尧耘本人的大方向是一致且互补的,他就是希望带领AQL团队推动量子计算技术的应用落地。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阿里后续是否会继续选择其他团队尝试量子技术研发,但面对此次变动,依然令人不免唏嘘。
阿里曾对外称,其目标在2030年之前,开发出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
01 10年研究,设立三大量子团队核心路线
阿里巴巴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
据悉,量子计算是以量子比特为基本单元,通过量子态的受控演化实现数据的存储计算。其具有经典计算无法比拟的巨大信息携带和*并行处理能力,以实现计算机算力指数级增长趋势。如果将经典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比作“自行车”,那么,量子计算的速度则是“飞机”。
当下摩尔定律已接近极限、数据爆发式增长的需求背景下,量子计算拥有颠覆当前计算能力的一个潜能,可应用于复杂场景下的技术应用,比如说新材料、新分子的发现,大数据的分析等。
国内外的量子计算领域公司普遍以离子阱或超导量子比特作为主流量子计算研发路线,因为以稳定长相干时间和高计算精度的特点被行业认同。但这两种技术实现条件较为苛刻:一是需要在超真空和极低温的物理状态下进行,一般只能在专业实验室内实现;二是离子阱或超导的量子计算机体积过大,成本过高,对于运输携带等租赁设备来说,依然存在优化空间。
2015年7月,达摩院量子实验室的前身“量子计算实验室”正式成立,由阿里云和中国科学院共建。实验室当时设定了一系列研究计划:
预计到2025年,量子模拟将达到当今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水平,初步应用于一些目前无法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
到2030年,研制具有50-100个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突破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的芯片工艺,从物理层设计、制造,到算法运行实现自主研发,全面实现通用量子计算功能,并应用于大数据处理等重大实际问题。
专家曾表示,量子计算要达到实用化的条件需要满足如下条件:可定义的量子比特;量子比特有足够的相干时间;量子比特可以初始化;可实现通用的量子门合集;量子比特可以被读出。
2017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公布了全球*云上量子加密通讯案例。2017年5月,由中科大、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协同完成参与研发的,世界上*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而阿里与中科院联合打造的量子云平台也正式上线。
同年10月,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3年投资1000亿元投入量子计算、机器学习、网络安全、自然语言处理、人机自然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基础科学研究。
其中,量子计算作为达摩院主攻方向之一,成立不久,2017年9月,实验室就挖来了一位业界*大牛,世界*量子计算科学家、密西根大学终身教授施尧耘,担任达摩院量子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建在美国西雅图,以便更好吸引全球人才。此后,施尧耘又延揽了量子计算领域的著名科学家马里奥·塞格德等进入该实验室。
施尧耘199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是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的弟子。博士毕业后,他前往密西根大学任教。目前,施尧耘是密西根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职业成就奖”获得者。
钛媒体App了解到,过去6年,达摩院的量子实验室一直以低温超导硬件研发为核心方向,高实用性应用操作为基础,并且重点在不同于主流的量子比特中设计Fluxonium(高通量),来实现超高精度的量子比特。
从外部环境来说,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量子计算发展有几个里程碑阶段:*个里程碑是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即量子计算机对特定问题的计算能力超越超级计算机;第二个里程碑是实现专用量子模拟机,即相干操纵数百个量子比特,用于解决若干超级计算机无法胜任的实用问题;第三个里程碑是实现可编程的通用量子计算机,即相干操纵至少数百万个量子比特,同时将量子比特的操纵精度提高到超越容错阈值。
钛媒体App了解到,达摩院量子实验室团队更多攻坚第二个里程碑上。
为此,实验室内部主要分成了三个技术小团队,分别主攻:计算机系统、测试实验、设计自动化。
其中,计算机系统团队主要是研制开源性量子计算系统,由下层的基础代码开发,中间的应用程序,以及上面效能运行三个部分组成,更多是为了用系统来解决场景中的实际问题;
实验和设计自动化团队都是与芯片相关,以计算能力模拟为基础,用大规模数据集来进行反复验证,最终实现高精度、多数量逻辑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从公开信息看,经历6年研发,阿里达摩院量子实验室确实对外拿出了一些不俗的成果。
2018年5月,施尧耘团队宣布研发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量子电路模拟器“太章”,在世界上率先成功模拟了81比特40层的作为基准的谷歌随机量子电路(之前达到这个层数的模拟器只能处理49量子比特)。
2019年9月,量子实验室宣布完成了*个可控的量子比特的研发工作,设计、制备和测量全部是自主完成。
2020年5月,团队用“太章2.0”模拟了谷歌2019年提出“量子优越性”时的量子电路,将其设计的经典计算耗时超一万年的任务,压缩至20天内完成,实现原创性的算法突破。
2020年底,阿里对外发布阿里云量子开发平台,并开源自研量子计算模拟器“太章2.0”及一系列量子应用案例。
2021年,实验室又进一步展开超导量子硬件项目的建设。
2023年11月19日,社交媒体上有消息称,该团队研发出22比特超导量子芯片“荷花”。
总结来说,在量子计算领域,达摩院已配置了国际*的量子实验专用仪器设备,建成Lab-1、Lab-2两座硬件实验室,具备量子计算软硬件全栈开发能力,以及在芯片制备、比特相干时长、门操控、量子纠错,量子计算控制架构等领域取得了多个重要成果,包括高精度、多比特超导量子芯片,量子电路经典模拟器“太章”等。
此前交流中,施教授始终认为,他的团队不会注重大规模量子比特提升,也不需要追赶与竞争,团队更多会放在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上进行研究,通过超高精度、多比特和高连接度的芯片,来实现纠错的逻辑比特。
在他看来,阿里量子实验室研究量子计算的意义,总结为三个关键词:快、不同和酷。
目前据多个消息称,不少阿里达摩院量子实验室人员已经公布了离职消息。
02 持续降本增效,中国互联网巨头难以“长期硬科技”
随着国内持续“降本增效”,阿里、腾讯等中国互联网已经逐步把无法短期商业化项目裁撤。
今年3月28日,阿里启动“1+6+N”组织变革,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各业务管理权相对独立,并将根据自身情况开展独立融资和上市。作为“N”的一部分,达摩院属于短期难以大量创收的成本中心,也需要控制开支。
今年5月,达摩院宣布放弃自动驾驶业务,做商用车的人员被转入阿里旗下的物流公司菜鸟集团,做乘用车的人员被转岗或裁员。
过去几个月,阿里云和阿里达摩院业务持续调整,据报道,阿里旗下芯片企业平头哥副总裁孟建熠已正式从阿里离职,业界此前传出孟建熠将离职的消息已有数月。2018年,阿里收购中天微,曾任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孟建熠加入阿里平头哥,主要负责平头哥的RISC-V 芯片业务。
除此以外,阿里技术副总裁贾扬清,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阿里巴巴集团高级研究员沈加翔,阿里巴巴资深算法专家、阿里AI模型研究负责人杨红霞等技术人员均有离职。
根据阿里财报统计显示,2022年,阿里巴巴集团合计减少员工19576人,2023年以来,最近半年多又减少14785人。
不止是阿里,包括腾讯、字节跳动等大厂也接连裁撤业务。
腾讯方面,其数字藏品平台幻核、腾讯PCG、腾讯教育等多个业务部门均有人员优化和调整岗位。财报显示,2022年,腾讯员工人数净减少4335人,2023年的半年内已合计减少8268人。
字节跳动方面,11月27日,字节跳动也确认对旗下游戏业务朝夕光年进行大规模业务收缩,对已上线的且表现良好的游戏,会在保证运营的情况下寻求剥离;对还未上线的项目,除少量创新项目及相关技术项目外,均会关停。朝夕光年方面表示,未来将更加聚焦部分创新型游戏及相关技术的探索。
钛媒体App从互联网上看到了一则传闻的数据统计,2022年,在大厂普遍降低人员之下,阿里的人效增长2%,腾讯则降低15%,拼多多增长了94%。
当前,腾讯、百度和华为依然在量子计算方向上进行研究,相关岗位仍在招聘。
腾讯量子实验室,是由香港中文大学张胜誉教授带队,主攻量子计算云以及器件,推出过量子开放系统的绝热演化捷径、自研量子参量放大器,今年主要进展集中在量子化学模拟、材料设计和新药研发方向;
百度量子计算研究所,是由悉尼科技大学终身教授段润尧带队,2022年,百度推出搭载10个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芯片的*台超导量子计算机“乾始”,以及量子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量羲”,今年的主要进展集中在金融科技、光量子和量子芯片领域。据规划,2023年,百度量子芯片将达到超过100个量子比特,实现高潜量子应用;2025年,百度量子芯片将达到超过1000个量子比特,实现实际的量子优势;2028年,百度量子芯片将达到超过10000量子比特,实现规模化商用及容错量子计算。
华为量子技术基础研究实验室,主要做量子计算的上层软件平台支持,推出过量子计算模拟器HiQ云服务平台等,2019年6月华为曾经推出“华为昆仑量子计算机”原型。2021年,华为董事、CEO任正非表示,在量子计算机出现后,几百万年破译不了的信息都能破译,信息安全是相对的。现在说区块链多伟大,但在量子计算机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从目前来看,国内互联网科技企业想要持续投入“硬科技”、前沿技术,属于比较难的方向。例如,量子计算的商业化似乎仍然较远,今年5月麦肯锡预计,在2040年之前,能大规模运行的量子计算机可能都无法实现。
“如果按照经济萧条方面发展,量子科技可能真的会发生‘泡沫’危机;但在时间维度来说,量子计算的未来一切都未知,需要不断资金投入,这个所谓的‘一场空’并不是泡沫,更多是科研过程中的试错。”施教授曾对钛媒体App这样表示,如果外部的企业技术战略决策者们想要深入了解量子计算,并且关注其未来发展,就需要不断掌握知识,有一定的敏感度,而且需要让更多人谨慎评估企业是否真的要使用量子计算,而非一拥而上蹭热点。
CIC灼识咨询经理陆佥慧对钛媒体App表示,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下,互联网大公司为确保盈利能力,节省成本,选择关停一些试验性质业务,或开始缩减短期内商业化前景并不明朗的项目。但与此同时,她认为大厂将依靠其原有优势,将会布局盈利预期更为明朗的产业。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头条